iach526
Articles9
Tags11
Categories4

Archive

在空地種「一點」樹

在空地種「一點」樹

緣起

老家後面有塊空地自從九二一地震後水道斷掉之後就一直荒著,以前能種水稻、茶葉等等非常有價值的作物,是全村裡面一等一的良田,現在草已經長的比人高了,最近鐵了心要好好整頓整頓,但因為平常不會有人住那邊天天去顧它,短期內我還要上學,收成季節能不能去頻繁採收都是問題,搞以前集約農業的方式肯定是不行的,所以我家打算先種高經濟價值的樹,來個十年養成計畫,在以後賺一筆業外收入彈性使用。

領取樹苗

因為土地在南投,我們從南投市政府有免費配發的植物列表挑了一個沒那麼難養成,並且在成材後較有價值的肖楠木種植。先填好申請書送給公所,流程通過後便會通知到苗園領樹苗。

我們前往南投魚池的苗園,這次共領了 160 株樹苗,10 株裝一袋,整台車後座都塞滿了。

這是當天拿到的樹苗其中一部分,長得蠻高的,已經到我的腰部了。

土地規劃

接下來就好玩了,我們現在要來當小學數學題裡面種樹、架路燈的瘋子規劃一下要怎麼種才好,鄰居在我搬樹下車的時候提醒我不要把樹種的離他家太近,不然會擋到他家的採光,所以左側不種,每兩公尺種一棵應該只會用到田的一半,剩下的地方不知道可以做什麼。於是我問了我農藝系的朋友的建議,下面是他開的清單。

  • 綠肥作物
    • 豆科作物
  • 間作作物
    • 咖啡
    • 萬壽菊
  • 牧草

因為我暫時沒有種植短期高產量經濟作物的意圖,他建議我種植綠肥作物、牧草維持地力、保護土壤,也可以種植防蟲的作物保護旁邊的樹苗。

土地其實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竹子、酪梨、香蕉、桑葚,這些種起來也要幾年的時間,砍掉有點可惜,他們現在只是沒施肥果肉不甜美,除了品種問題已經注定不好吃的桑葚之外都先留著,在種的時候動態避開他們。

下面三張剛是除草完後的照片,因為實在太長了,我分別從左右兩側拍兩張。

種下去!

工具準備

這麼寬的土地,我和我阿公兩個人種大概要忙好久都弄不好,我們在事前開荒就請人幫忙噴除草劑 + 砍樹。種樹當天一樣請兩個人幫忙挖洞,他們帶來了一台超酷的鑽孔機!效率大大提升。

除了挖洞的機器,我們自己也有帶一些工具方便施工:

  • 摺疊鋸子
  • 手套
  • 捲尺
    • 專門用來量測土地的那種
  • 一根很長的竹子
    • 地上撿的,可以和土地邊界形成 90 度夾角,確保樹有排好隊
  • 水筍刀
  • 水,非常多的飲用水
  • 雨鞋

過程

160 個洞包括種樹我們從早上 8 點開始做到中午 12 點,我負責把這些樹苗拆開包裝,並搬到挖洞預定地旁邊,我阿公量好距離之後可以直接讓那個阿伯挖洞把樹根埋進去。這包裝紙應該提前先拆的,雖然每一個拆起來很快,但當天還要一邊搬運它們到定點,多一道工序就是覺得不太順。

最後是三公尺種一棵樹,種了 4 排,但第四排沒種滿只有種一點點。不過空間還是如預期的一樣還有剩,等我之後有空再回去種其他的植物~

竹,中空外直

把樹苗種下去之後,要在旁邊放支架,
一方面是讓樹苗不要被風雨吹倒,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因為枝頭太軟長歪。支架使用竹子再適合不過,旁邊就有可以現砍現做。我們在每棵樹旁邊插上竹子並用線綁住樹苗。竹子的和樹苗的距離我抓 10 公分左右,差不多是手指比個 7 拇指和大拇指的距離再少一點點。

我原本有準備紅色塑膠繩固定,但綁了 100 棵左右之後繩子就用完了,只好就地取材拿旁邊的月桃的莖,敲軟後扒開當成繩子,意外地結實好用!等到不需要支架後會和竹子一起腐爛,不用回收,是個超棒的野外替代材料。

幫所有的樹苗綁好支架後,又花了三個小時的時間。站在這片剛剛種下希望的土地上,望著一排排竹子筆直地立著、樹苗也穩穩地靠在旁邊,心裡有說不出的踏實。

剩下的,就交給老天爺了。看著天邊的雲層愈來愈厚,雨似乎就快要下了,希望能下場雨能替剛落地的樹苗們送上一場洗禮,我不想澆水(・ε・)。在我想到拉水管自動澆水的方法之前你們可要活下來啊!

Author:iach526
Link:https://www.iach.cc/plant-tree/
版權聲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2.0 TW